中文 中文

新闻中心

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助力,机械主轴核心部件国产化进程加速
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4-11

0S

  在国家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大力推动下,机械主轴作为机床等关键装备的核心部件,其国产化进程正步入加速阶段。国家智能制造专项的持续支持,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,促使我国在机械主轴技术研发与生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。

  近年来,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与资金扶持,引导各方资源聚焦于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突破。作为工业母机的关键组件,机械主轴的国产化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、保产业供应链安全意义重大。《中国制造 2025》等规划明确提出,到 2025 年要显著提升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的国产化率,其中就包括机械主轴等核心部件。在此目标带领下,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持续加大投入,仅在 2023 年,国家 04 专项对包括主轴等关键领域的投入就超过 50 亿元。

  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驱动下,国内企业与科研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。秦川机床开发的磁悬浮电主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,在降低能耗 30% 的同时,将转速提升至 40000rpm,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加工效率与精度。同时,其采用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作床身,使设备自重减少 40%,进一步优化了机床性能。类似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推动着机械主轴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。

  从市场份额来看,国产机械主轴正逐步打破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。长久以来,进口主轴价格高昂,严重制约了国内企业的成本控制与发展空间。例如,瑞士 IBAG 主轴价格居高不下,单台机床中主轴成本占比很大。如今,国产主轴凭借高性价比优势,市场份额迅速扩大。以 3C 产业为例,该领域对机床主轴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很高,曾长期依赖进口主轴。但随着国产主轴技术不断突破,其国产化率已从 8% 快速提升至 67%,不仅为 3C 产业节省了大量设备采购成本,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优化。

  此外,国产主轴在国际市场上也开始崭露头角。近期,土耳其某车床企业批量采购中国车铣复合主轴,这一事件标志着国产主轴在国际制造领域获得认可,彰显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实力,也为国产机床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。

  尽管目前在部分领域,我国机械主轴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,但随着国家智能制造专项的深入实施,以及企业、科研机构的持续创新,国产机械主轴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,进一步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。

本文网址: https://www.cells-china.com/news/56.html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马女士
手机:13917988354
地址:安徽省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友谊路298号

备案号:皖ICP备2024062727号-1